您的位置 首页 烟台新闻资讯

代表、委员建议增强和培养社会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随着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话题”,如何在烟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一技术成为了这次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许多代表、委员认为,垃圾分类改变的是公众多年形成的垃圾“一桶天下”的处理习惯,这种改变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建议增强和培养社会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行动自觉,从源头破解垃圾分类试点难题。同时,布局建设餐厨垃圾、生活危险废物等垃圾处置场所,建立分类运输体系,补上垃圾分类体系中的“断点”,使居民的垃圾源头分类与末端处理充分接轨。

妥善安装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烟台虽然不在强制垃圾分类城市之列,但早在2017年就出台了《关于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市区18个试点,截至目前已经扩大至26个试点区,芝罘区2000多户家庭配备厨余垃圾积肥桶,就地生成固态、液态有机肥,用于小区园林绿化,建立绿岛蓝岛二级垃圾分类站,部分试点区实行智能化垃圾分类。”烟台星冉曲艺艺术培训学校校长张同泉委员对垃圾分类工作一直十分关注,他认为,在烟台更好地推广和应用垃圾分类技术,尤其是妥善处理厨余垃圾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对此,张同泉建议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条例规定,以改善居住环境和节约社会资源为目的,拿出部分财政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居住区、家庭安装符合标准的厨余垃圾处理装置,新装修、新建住宅,家庭厨余垃圾处理器与建筑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从源头破解厨余垃圾这个生活垃圾的大难题。

烟台芳德工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芳菲代表通过对我市垃圾处理的观察,指出老城区一些商业密集地带、较大的小区周边常能发现敞开式垃圾桶,周边污水横流,夏天臭气熏天。对此,她也提出了关于加强城市垃圾桶和垃圾分类管理的建议:“从国内外各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建议我市有关部门借鉴国内外垃圾分类经验方法,并做好垃圾桶的隐蔽处理,为城市的绿水青山建设及再生资源利用做出应有的贡献。”

从源头培养公众垃圾分类意识

烟台山医院副院长张恩宁委员注意到,当前我市一些小区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每个小区配置了十多个垃圾桶,其中在每个单元楼下放置的是厨余垃圾、其他垃圾的垃圾桶,在小区中间放置的是单独分类的纸张、塑料、玻璃、金属、过期药品、废弃电池等垃圾桶,小区居民可通过办理垃圾卡,进行分类投放,获得相应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小礼品。“据统计,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参与热情很高,但是真正使用垃圾卡的居民并不多。”在张恩宁看来,垃圾分类的推广存在宣传力度低、分类口径不一致不具体、分类处理体系不完善等难题,这些都影响了垃圾分类的试点推广。

张恩宁建议,增强和培养社会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让垃圾分类理念被公众接纳和践行。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组织参与倡导垃圾分类,提高公众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在行动上逐渐做到分类,并从内心形成自觉分类意识。

此外,做好垃圾分类宏观规划,不断完善中间运输链和末端处理链也尤为重要。“建议相关部门以国家推行的垃圾强制分类为契机,尽快布局建设餐厨垃圾、生活危险废物等垃圾处置场所,建立分类运输体系,补上垃圾分类体系中的‘断点’,使居民的源头分类与末端处理充分接轨。”张恩宁表示。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3188780372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896745398@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